撰文 / 灵樨

动漫在我国*早出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作为 ACG 领域的一种二次元亚文化,动漫籍由互联网的兴盛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在 21 世纪初,动漫就已然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 21 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但彼时我国的动漫发展仍旧处于幼稚时期,缺少完善的动漫产业链。从 2015 年以来,我国的动漫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据官方统计数据,2010 年,中国动漫行业的产值只有 471 亿元,而 2015 年总产值却达到 1131 亿元,2010-2015 年复合增长率近 20%。

作为国内动漫迷们普遍认可的网站,B 站*初就是以 ACG(动画、漫画、游戏)等二次元内容为主的视频分享网站,其创始人徐逸也是忠实的二次元爱好者。从*初的内容聚合平台,到版权和原创内容并重的全面发展阶段,B 站的成长与中国动漫产业的崛起密不可分。回顾 B 站动漫发展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初创期:

由粉丝主导的「自由社区」

B 站于 2009 年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A 站是中文二次元世界的开拓者。而创始 B 站的徐逸是 A 站的忠实用户,但由于 A 站服务器波动,导致沉迷 A 站的徐逸心急如焚,于是联手 A 站的创始人创建了 Mikufans,用于储备 A 站资源,后来在 2010 年 1 月 24 日正式更名为 bilibili, 简称 B 站。也就是说,*开始的 B 站是作为 A 站后花园存在的,后来逐渐在年轻的用户群体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目前*大的二次元分享网站。

*初,B 站并不是一个拥有大量官方授权内容的平台。相反,它主要依赖于用户上传的内容,其中大部分是未经官方授权的 " 粉丝字幕 " 版本的日本动漫。这些动漫作品,经由热情的动漫爱好者自行翻译和制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这一时期,中国的版权意识和保护措施还不是特别强化,导致许多动漫作品在未经正规授权的情况下被广泛传播。

在这一时期,许多知名日本动漫都在 B 站流行了起来,并且通过弹幕文化,为粉丝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B 站的弹幕系统为这一时期的内容消费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用户在观看视频时能够发送实时评论,这些弹幕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滚动显示,极大地增强了观看体验和互动性。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使 B 站成为他们表达自己和分享观点的重要平台。此外,B 站还鼓励用户上传自制的动漫相关视频,如翻唱、解说和同人创作等,进一步激发了社区的活跃度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 B 站发展壮大以及国内版权意识逐渐成型,B 站开始探索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寻找合法合规的内容引进和分发方式。这一转变不仅是对版权保护趋势的适应,也是其成为一个成熟、可持续发展平台的必要步骤。

转折期 :

顺应时势,引入正版动漫版权

2011 年,时任猎豹移动副总裁的陈睿向 B 站注入天使资金,到 2012 年,B 站在 Alexa 上的流量已经超过了 A 站。2014 年夏季,热爱二次元的陈睿正式加入 B 站成为董事长,这是 B 站动漫发展的转折点。在陈睿的领导下,B 站从一个主要依赖用户上传内容的平台转变为一个更加注重版权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文化中心。

正版动漫的引入为 B 站带来了更广泛的粉丝基础,也与一些日本动漫公司达成了长期的合作。以下是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整理的 B 站在 2014-2016 年间上线的重点番剧:

引入正版版权之后,B 站不仅用户的基础从小众扩大了范围,而且还提高了用户对于网站的信任度。但是 2016 年的番剧播放量却遭遇了滑铁卢,而站内口碑却并没有倒退,这是由于在 2016 年 10 月,B 站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型决定,那便是推出了 " 大会员 " 收费制度。

在 2016 年,网络用户对于内容付费的制度还比较陌生,因此这让 B 站损失掉了一部分受众基础。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决定是相当明智的。会员付费制度不仅为 B 站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也标志着其从纯粹的内容分享平台向更加成熟的内容提供商转变。通过会员付费模式,B 站能够更好地平衡用户需求和商业利益,同时为创造更高质量的内容提供了资金支持。

到了 2017 年,B 站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创,不仅支持国产动漫的创作,引入正版版权,而且后来还成为了投资国创的*大厂牌。

扩张期:

开启国创赛道

2017 年以后,B 站的内容布局更加多元,不仅在引进动漫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大幅提升,还在原创动漫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自 2014 至 2016 年版权意识增强后,B 站在版权内容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投资,对日漫版权的引进大肆扩张,几乎囊括了全部日漫新番。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这一段时间也是 B 站动漫*火爆的时期,《国王排名》《间谍过家家》等番剧还成为了出圈的作品。

此外,B 站还开始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的动画工作室合作,制作独家原创动漫。这些国创动漫有不少被买下了影视化版权,比如《两不疑》被翻拍成《恩爱两不疑》,《通灵妃》也被翻拍成同名竖屏剧。

2017 年是 B 站刚刚步入国创探索的时期,此时 B 站采用了 UGC(用户生成内容)和 PGC(专业生成内容)协同发展的战略。比如 2017 年 B 站上线的一部国创动漫《风灵玉秀》就是 UP 主 DDF 的原作延伸出来的,2016 年 2 月 21 日,DDF 在哔哩哔哩发布了 2016 拜年祭单品《婕纶二重奏》,该单品包含《魔术先生》《发如雪》两首歌曲,其中风铃儿与白钰袖一同担任《发如雪》的主角。后来《发如雪》变成了国创动漫《风灵玉秀》,这也是 B 站*早的国创动漫之一。但是随着内容投入的增加,B 站增强了对专业生成内容的投资,吸引了更多专业内容创作者加入。这种 UGC 与 PGC 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内容生态,也增强了社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2019 年之后,B 站加大了对动漫作品的投入,开始出品国创动漫,推出了《灵笼》《少年歌行》《凡人修仙传》《天官赐福》等国创动漫,几乎每一部都是口碑与热度双丰收的出圈作品。可以看出,在 B 站布局国创的这五年来,B 站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显著扩张,更在质量层面上取得了重大提升,标志着中国动漫市场的成熟和进步。B 站不仅为国产原创动漫提供了宝贵的展示平台,还通过资源支持和市场推广,助力了国产动漫的崛起,促进了创作者和粉丝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重要的是,B 站也十分重视文化出口,《全职高手》《天官赐福》等也同样获得了国际观众的喜爱。

成熟期:

保持高质量增长,持续发力国创

2023 年 1 月 1 日,上美影与 B 站合作的《中国奇谭》的播出,标志着 B 站在动漫业务上的创作到达了一个新赛点,该动漫总播放量 2.9 亿,站内评分 9.9,弹幕数 72.3 万,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掀起了巨大的讨论热潮。《中国奇谭》的成功显示了 B 站在高质量原创内容制作上的实力。这样的内容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高播放量和评分,而且具有国际传播的潜力。对于未来而言,这种高质量的原创作品将成为吸引和保持用户的关键。

根据 2023 年 B 站国创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B 站的核心用户群体 ACG 用户中,已有 67% 开始消费国创,过去一年里,B 站人均观看国创达到 10 部,累计观看时长超过 7 亿小时,用户互动率达到 50 亿。B 站副董事长兼 COO 李旎称 "B 站为什么能够保持高质量增长?PUGV 生态是驱动力,ACG 生态是壁垒,国创动画决定了壁垒的高度。"

在国创发布会上,B 站还公布了 2023-2024 年 B 站出品国创的片单,这次公布的片单中有 68 部国创作品,《中国奇谭 第二季》也在其列。除此之外,《小妖精的夏天》大电影也在开发之中,《灵笼》《三体》等重点 IP 也将推出续集,可以说,未来两年之内,B 站的国创作品可谓是神仙打架,多种类型的国创作品将进一步吸引不同口味和兴趣的观众群体,增加平台的吸引力和用户粘性。

在投入方向上,B 站坚持品质优先,完成度优先,做超出用户预期的作品。从剧集领域的 " 慢工出细活 " 就能看出,B 站并不是一个量产的平台,而是希望仔细打磨每一部作品,渴望做出让观众满意、让用户信任的精品之作。同时,也同样注重 IP 商业化的情况,《镇魂街》的衍生品合作 SKU 就超过了 200 种,GMV 突破了 4000 万。

总之,B 站的未来发展看起来非常有前景。它已经在原创国创动漫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方面建立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并且似乎正在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内容策略和国际市场的拓展。随着国创动漫产业的持续增长,B 站有潜力成为全球动漫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商务合作  请联系:

zsh762079852(微信 ID)

18510712046(电话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