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钱,谁都会眼红。林散人打小养在外公家,跟着外婆长大,外公的雕花木板上挂着一大串铜钱,5岁的林散人*喜欢玩它,每天起床**件事,就是找出这串铜钱,抖落一阵。林散人爱它,就好像藏玩具一样,时不时会把它藏起来,一觉醒来连自己也找不到了,他可不管,铜钱一旦找不着,引来的便是大声啼哭,*疼他的外公外婆,就要里里外外的帮他找。有时从床席下找到,有时从抽屉里找到,有时从衣服口袋里找到,只要找到,就能让他破涕为笑,笑得灿若桃花,咯咯咯~,于是,家里的舅妈就说他是见钱眼开。
见到钱,谁都会动心,何况是五岁小儿?财是养命之源,人之初,性本善,善者善养命也。五岁小儿当然知道钱钱可以买糖吃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好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想着单干,开店,搞个体户,唯独就是缺钱,林散人家也一样。他的外公,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历史原因被开除回家,但是一家老小,包括4个小孩要吃饭啊,外公只能偷偷摸摸做点小生意,卖点水果针线、斗笠筷子之类的小商品,用挣来的钱勉勉强强换点口粮。有一段时间他外公因买私粮,不仅被没收还挨了罚。那年头的事情,谁还跟你讲道理,拳头*大,一个小小的大队干部,都能够随随便便的把别人家庭整垮,说起来真是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
终于熬到了改革开放,林散人的外公,给落实了政策,于是在将老之际,就有退休工资可以拿了。这个时候国家都鼓励大家搞工商业,有点本事的人都蠢蠢欲动,开始谋划着做生意。散人的外公本来是做生意的,现在可以让他放开手脚做生意了,他却拿着退休金歇息不干了。一来是大生意做不来,诸如开工厂、买车跑运输、卖服装副食品之类;二来是手工业的小生意利润太低太辛苦不想干;三来是家中一儿三女缺人手,总之是过于保守,就停下了生意路。散人家是停下来了,可别人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干了,包括许多的倒爷,皮包公司,空手套白狼,这其中就有许多在乡下收古董的。他们一波一波的走街串巷,靠着忽悠主人的本事捡漏。
林散人玩的那一大串铜钱,收古董的前后来问了好几次,一元人民币换一个铜钱,一换一,散人的舅妈动摇过几次,那一大串铜钱可是能换来好几十块钱,足足抵得上一个月的工资了,奈何林散人这个小儿,人小确鬼精灵,天天守着这串铜板,寸步不离,让舅妈无可奈。
小孩子,谁对他不好,谁对他好,他摸的门儿清。林散人的外公,在国民党政府里上过班,旧政府人员,现在叫公务员,算的上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跟他外公一同被打倒的这一拨人,经常会到他外公家里来唠嗑,说些生活上的事,评论些时政新闻,以至于神神鬼鬼,三教九流,聊斋般的事物,都会拿出来念叨念叨。林散人从小就听着这些长大,他对种田的东西不感兴趣,山上的东西也不感兴趣,经商赚钱的东西也不感兴趣,对传奇故事倒是饶有兴趣。他的外公发现,散人似乎还挺喜欢读书的,将来或可培养一下,像他一样去政府里干工作也挺好的。